2009, 37(1).
摘要:从设计角度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剪切开裂及下挠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考虑截面翘曲在内的7自由度空间直梁计算模型和空间梁格计算模型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比对.结合工程实例,计算分析了箱梁活载剪应力放大系数,探讨了箱梁底板开裂和剪力滞效应对挠度的影响.
2009, 37(1).
摘要:对南京夹江自锚式悬索桥采用弹塑性阻尼支座进行减隔震设计,并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阻尼支座屈服荷载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设置阻尼支座以后,主梁纵向位移减小为飘浮体系的20%,内力则与飘浮体系地震反应相当;横向地震反应也仅为墩梁、塔梁横向固定体系的15%~50%.表明弹塑性阻尼支座可以非常有效地用于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减隔震设计.
2009, 37(1).
摘要:采用MonteCarlo台风随机模拟算法的结果和风荷载规范良态气象风环境参数建议取值,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利用被动紊流发生装置再现了良态和台风2类气象条件下的风环境特征.以地处珠江流域台风多发区的广州新光大桥为例,采用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和基于主梁及肋拱测力试验的3维静风稳定性数值计算等手段,详细分析了中承式大跨度连续刚桁拱桥在2类风环境中平均风位移、风致抖振响应和3维稳定性的差异,分析过程比较了2类气象条件下重现期设计风速、平均风和紊流度剖面等因素对于拱桥抗风性能的影响.
2009, 37(1).
摘要:给出了采用热点应力法进行铸钢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疲劳寿命估算的全过程.介绍了热点应力幅度的计算方法,即热点应力幅度的计算可根据名义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计算,也可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给出了环形对接焊缝热点应力寿命曲线的表示方法和细节分类,列出了各种焊接细节的S—N(应力—寿命)曲线.介绍了线性Miner损伤累积准则.根据热点应力幅度、S—N曲线和线性Miner损伤累积准则,可对铸钢节点环形对接焊缝进行寿命估算.最后,以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观光塔铸钢节点为例,说明了波浪载荷下铸钢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寿命估算过程
2009, 37(1).
摘要:按照不同的接触状态对杆的后屈曲性能分阶段分析.将任意两相邻接触点之间的杆分别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小变形假设,采用点接触、线接触模型,建立了通用的力学分析模型,导出了杆在不同后屈曲模态、不同接触状态下的平衡方程.通过求解平衡方程,建立了不同屈曲模态下,轴向载荷和杆、限制失稳构件之间接触状态的关系,得到了接触状态和后屈曲模态发生过渡的临界载荷条件.结果表明,当不同分段的长度相等时,将会发生后屈曲模态的过渡.与不受约束的欧拉失稳相比,杆的限制失稳过程具有丰富的分叉点.
2009, 37(1).
摘要:采用水汽平衡法和渗析法吸力控制技术,借助压汞仪法(MIP)和环境扫描电镜法(ESEM)等试验手段,在自由和侧限状态下,试验研究了被确定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首选缓冲材料的高庙子膨润土水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侧限条件与土中吸力对于高压实膨润土水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影响明显.在高吸力范围(3~309 MPa)内,无论是处于侧限还是自由膨胀状态,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的含水量随控制吸力变化不大,且2种状态下数值基本一致;而当吸力低于3 MPa时,尤其是当吸力小于1 MPa时,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土样
2009, 37(1).
摘要:利用自由膨胀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了溶液阳离子的离子价、浓度和水化离子半径对GCL(土工织物膨润土垫)中膨润土膨胀特性和GCL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溶液的这些特征均对GCL的膨胀性和渗透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膨润土的自由膨胀量随着阳离子离子价和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GCL的渗透系数则逐渐增大;1价阳离子溶液的浓度对GCL的膨胀量和渗透系数影响显著,而2价或3价阳离子溶液浓度的影响较小;对于1价阳离子溶液,膨润土的自由膨胀量随着水化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而GCL渗透系数则随之减小.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相关
2009, 37(1).
摘要:研究比较了3维有限元模型、平面有限元模型和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模型在分析旧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的适用性,指出加铺层路面结构变形视二垂直方向变形之叠加是可行的.由于旧混凝土路面接缝造成的结构间断,加铺层层底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收敛较其截面内力(弯矩和轴向力)困难,加铺层受力状况宜用其截面内力表征.调整双层梁的水平剪切变形和竖向拉压变形效应系数,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模型的加铺层截面内力计算结果与2维平面模型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2009, 37(1).
摘要:通过ANSYS有限元法对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用于不同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知泡沫沥青再生基层在不同路面结构组合下、在不同养生过程中的应力应变都有所不同.研究得出:泡沫沥青再生基层厚度不宜小于15 cm;泡沫沥青再生路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强度将不断增强;采用复合基层(柔性材料加半刚性材料)能明显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
2009, 37(1).
摘要:分析了室内车辙试验试件、加速加载(ALF)车辙试验路芯样,以及沥青路面现场芯样的空隙率与高度变化,证实了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层的隆起变形与松胀现象,探讨了沥青层隆起部位松胀现象的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以隆起系数表征隆起变形在总车辙变形中所占的比例,分析了隆起系数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给出隆起系数的建议值范围为0~0.52,当道路宽度较窄时,隆起系数取上限;当道路宽度较大时,隆起系数取下限.
2009, 37(1).
摘要:在分析集装箱港口各运输方式集疏运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集装箱港口集疏运体系影响因素通径分析模型.选择世界上主要的10个大型集装箱枢纽港为样本,对集装箱港口各运输方式集疏运量影响因素的途径和作用的大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减轻公路集疏港压力的主要途径是发展铁路集疏港运输,促进铁路集疏港运输发展的关键是建设专门为港口服务的铁路集装箱装卸区,在集疏港运输方面铁路要尽量避免与内河展开竞争,提高港口支线运量的捷径是实施自由港政策等结论.
2009, 37(1).
摘要: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的理论分析,结合贝叶斯方法在交通参数预测中的既有应用,提出了贝叶斯方法预测国内出行产生率的具体方法.该方法以大规模居民调查历史数据为出行产生率的先验分布,以最近小样本抽样数据作为新样本数据,近期出行产生率则为需要预测的后验分布期望值,在先验样本与新样本均超过30的前提下,将先验样本与新样本的均值与方差视为正态分布无偏估计,进而应用贝叶斯统计方法计算得到近期出行产生率,从而达到小样本抽样调查即可对出行产生率进行及时更新的目的.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指出其局限性与适用条件.
2009, 37(1).
摘要:总结了基于手机切换定位的道路行程车速采集技术基本原理,明确提出道路行程车速的计算流程和切换路网标定方法.从无线通信信号传输特征角度揭示出切换扰动的原因和规律,分析切换扰动对切换路网标定的影响,并应用搜寻有向图最大权重路径的方法进行切换路网标定.从切换序列稳定性、切换位置精度和实际手机样本量3方面对标定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指出对于开阔、低密度开发环境下的高速公路及红线宽度较大的城市快速路的适用性较好.
2009, 37(1).
摘要:考虑枕下道床支承的非线性特性和联结铰的特殊结构,建立整组道岔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比较了列车过岔时铰接式与普通长岔枕的受力及动态响应.结果表明:与普通轨道结构相比,铰接式岔枕轨道结构整体刚度较低且变化均匀,改善了道岔区综合受力环境;岔枕疲劳强度较高;改变了普通岔枕的振动曲线,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高速列车过岔时未行车股道岔枕末端对于道床的冲击,延长了道床养护维修周期.
2009, 37(1).
摘要:通过介绍胞外聚合物(EPS)架桥、DLVO理论和疏水作用力3种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体系,阐述了生物絮体絮凝沉淀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絮体分泌的EPS所含蛋白质含量越少,其絮体沉淀效果越好;而疏水作用力却随EPS中蛋白质增加而加强,疏水作用力较大生物絮体絮凝能力较好,疏水作用力同时受到表面电荷的影响.此外,DLVO理论解决了EPS架桥无法解释的抗絮凝反应问题,离子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越大,则絮体絮凝能力越好.
2009, 37(1).
摘要:通过对絮凝微生物F2的质粒转化与质粒消除,对絮凝基因进行了初步定位, 分析了絮凝微生物的絮凝成分.利用高温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法将F2质粒消除后仍具有絮凝特性,且质粒转化到无絮凝特性的大肠杆菌DH5α中,随着质粒的获得,这些转化子仍然无絮凝能力产生.说明F2的絮凝功能与质粒无关,初步证明絮凝基因不在质粒上,而在染色体DNA上.代谢成分受染色体DNA控制,与其相关的代谢途径为初级代谢.初级代谢循环为糖酵解代谢途径,产物为多糖类物质.
2009, 37(1).
摘要:采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了Dy2O3Li2OB2O3(DyLB)玻璃,并对其中7种组成的玻璃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密度和显微硬度;测试了玻璃在人体模拟液(SBF)中的化学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Li2O质量分数固定为11%,Dy2O3在10%~22%区域内变化时,随Dy2O3含量的增加,DyLB玻璃的密度升高,玻璃的显微硬度先降低后升高,玻璃在SBF溶液中的溶出率降低,并且溶出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其中1个组成的玻璃制备成玻璃微球,用中子反应堆对微球进行了辐射试验.DyLB微球辐照的数据表明,Li和
2009, 37(1).
摘要:研究了在等效应变幅为0.22%时ZL101 T6铝合金在单轴、比例、非比例圆形路径下的低周疲劳行为,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在循环加载条件下硅颗粒的破坏行为.结果表明:在循环加载下,硅颗粒表现出断裂和与铝基体界面分离2种破坏行为,但以断裂方式为主; 硅颗粒的形貌、大小、分布对硅颗粒的断裂行为有重要影响,形貌率大、颗粒长轴方向平行于拉伸轴或位于试样表面、孔洞边沿突起的硅颗粒优先发生断裂;不同的加载路径可改变硅颗粒的断裂方式,在多轴非比例加载下,同一硅颗粒可能会在多个方向上发生断裂,而在单轴或比例加载下一般只能出
2009, 37(1).
摘要:介绍了疲劳预测的一般流程,在LMS.Virtuallab中建立了某轿车后桥及悬架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引入了虚拟试验台概念,借助于实车道路载荷谱和有限元分析成功地进行了后桥的疲劳寿命预测, 用室内台架试验值验证了仿真计算的结果.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系统内受力较为复杂部件的疲劳寿命.
2009, 37(1).
摘要:建立了非道路用增压柴油机连杆组件3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非道路用增压柴油机连杆进行了3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用基于第四强度理论屈服条件,计算了连杆关键部位的疲劳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吻合,SNH4102Z非道路用增压柴油机连杆满足强度要求;连杆小头与杆身过渡处安全系数较低,是较危险的部位.
2009, 37(1).
摘要:在分析无线传感器能量有效性和状态周期时间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合理的基于单个节点的周期状态工作模型的功耗和时间分布策略,以及着眼于网络完整性的节点间时间协调工作分配的理论模型,来探讨在网络中进行节点内的时间分配以及节点间的时间水平和功率分配的最佳组合边界,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2009, 37(1).
摘要:对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和工作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分析网格工作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网格协同工作流参考模型,并详细分析了基于协同上下文概念的网格协同工作流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此协同机制在银行贷款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2009, 37(1).
摘要:定义了几种小波纹理,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纹理与改进FCM(模糊C均值聚类)的对SAR(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机场类目标自动提取方法.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对影像分解,得到不同方向上小波频带,然后对不同的小波频带进行小波纹理分析——用频率共生矩阵4个关键特征来描述小波纹理特征向量.应用PCA(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去相关,进行特征空间的降维处理,并使用改进FCM进行分割,进而提取出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此种无需初始点的非监督算法自动化程度高,机场类目标提取成功率和定位准确率分别达到97.3%和99.3%,为此类目标的定位
2009, 37(1).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低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与卫星光学图像的多子区匹配算法.算法中,依据SAR图像噪声特性,提出了用于SAR图像边缘提取的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改进断面检测法.匹配中将低空SAR图像分为多个子区,利用子区影像频谱直方图等特性参量判别其可匹配性,并用各子区位置分布关系约束匹配结果.匹配搜索策略为基于提升小波的金字塔分层搜索.用低空SAR图像与SPOT5卫星光学基准图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9, 37(1).
摘要:设 f1, f2,…,fk 是关于图的一些参数.该文运用归纳法给出了一般化的 Ramsey 数r(f1≥n1, f2≥n2,…, fk≥nk)一个一般的上界估计. 同时讨论了混合 Ramsey数v(f; m;H)在一定条件下的一个上界,并给出了在取特殊参数χF情况下混合 Ramsey 数的一个准确表达式.
2009, 37(1).
摘要:只含一个圈的简单连通图称为单圈图.郭继明给出了固定圈长的单圈图的 Laplace 谱半径并刻画了相应的极图.该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圈长为g的所有n=g+k(g≥5,k≥3)阶单圈图的Laplace 谱半径从大到小的前[g/2]个图.
2009, 37(1).
摘要:对于供应链中多种产品或多个客户的订购策略,建立了3种订购策略的模型(单独订购策略、联合订购策略、搭载订购策略),并分别构建了3种订购策略的总成本函数.通过对3种订购策略聚集效应的分析,得出:搭载订购策略的聚集效应明显优于联合订购策略,而联合订购策略的聚集效应优于单独订购策略;当附加订购成本在总订购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时,搭载订购策略可使总成本最小,其聚集效应明显;当附加订购成本在总订购成本中占有较小的比重时,则搭载订购策略变得不可行,联合订购策略会使总成本更小.
2009, 37(1).
摘要:从知识创新对供应链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出发,研究了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含义,指出协同知识创新是其特点.根据制造商参与的不同程度,建立了制造商协同供应商知识创新的4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指出协同知识创新的第4层次,制造商投资供应商进行创新有着积极意义.基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一对一的供应链模型,设定市场需求不变,分别构造制造商与供应商的获利函数,通过对获利函数的求解,得出制造商投资供应商创新的经济决策条件.最后,以实例说明模型的应用,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内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2344 E-mail:zrxb@tongji.edu.cn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