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
    • 生命线工程网络抗震优化算法研究

      2012, 40(3):0325-0330.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01 CSTR:

      摘要 (1061) HTML (50) PDF 846.60 K (9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生命线工程网络系统造价为优化目标,网络拓扑结构为优化参数,网络节点抗震连通可靠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生命线工程网络系统的抗震拓扑优化模型。同时,介绍了利用递推分解算法来获得单元重要度的方法。进而利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模拟退火混合算法进行了生命线网络系统的抗震拓扑优化分析。其中,遗传算法通过对种群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不断进化以获得优化解。模拟退火算法则通过扰动当前解产生新解来获得优化解。遗传-模拟退火混合算法则通过将遗传算法中的变异操作用模拟退火操作代替来获得优化解。利用三种优化方法对两个算例进行了生命线工程网络系统的抗震拓扑优化分析。计算结果对比表明,遗传-模拟退火混合算法具有最好的优化能力。

    • 多塔悬索桥主缆与鞍座滑动失稳临界跨径研究

      2012, 40(3):0331-0337. DOI: 10.3969/j.issn.0253- 374x.2012.03.002 CSTR:

      摘要 (1015) HTML (38) PDF 840.55 K (1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塔刚度的选取和避免中塔塔顶处的缆鞍滑动是多塔悬索桥设计的两个关键问题.通过理论推导,研究了刚性和柔性中塔的缆鞍滑动临界跨径,对比分析了加劲钢箱梁和钢桁梁多塔悬索桥的缆鞍滑动特性并讨论了抗滑安全系数的取值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抗滑安全系数主要与恒活载的比值以及跨径有关,随跨径的增长而增大;当跨径达到临界跨径时,刚性中塔的主缆能自动满足抗滑条件;柔性中塔的临界跨径随塔顶水平相对位移的增加接近线性减小.

    • 考虑弯剪耦合作用的梁桥可靠度评估

      2012, 40(3):0338-0343.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03 CSTR:

      摘要 (1123) HTML (28) PDF 791.41 K (1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梁桥在运营中同时承受弯矩与剪力效应,其弯曲与剪切抗力亦互为影响,在役梁桥的评估需考虑弯剪耦合作用。本文将抗力与效应由一元随机变量拓展成二元随机变量,引入美国AASHTO规范采用的修正压力场理论(MCFT),建立了弯剪耦合抗力与弯剪复合效应的概率模型,提出了考虑弯剪耦合作用的可靠度评估方法。算例分析表明,对于复合效应中弯矩、剪切分量都较大的截面,其失效机制是弯剪耦合破坏,传统方法结果偏不安全,有必要采用考虑弯剪耦合作用的可靠度评估方法。

    • 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偏心常轴压箱形钢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012, 40(3):0344-0352.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04 CSTR:

      摘要 (1549) HTML (22) PDF 1.12 M (1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四组16根箱形钢柱在偏心常轴压、柱顶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轴压比、腹板宽厚比、柱顶弯矩等因素对箱形柱滞回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当柱顶轴力在腹板平面外的偏心小于b/8(b为翼缘板宽度)时,试件壁板屈曲变形为一个半波,腹板外凸,翼缘板内凹,变形基本对称。试件的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柱根部区域,最大塑性变形一般出现在距固定端0.4h~0.5h处(h为腹板宽度)。腹板宽厚比是影响构件抗震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腹板宽厚比越大,滞回曲线越不饱满,骨架曲线下降越陡,试件的承载力及刚度退化越严重。轴压比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大,柱顶弯矩对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构件适用于四类抗震等级的定量判定标准及大跨度钢结构中箱形钢柱腹板宽厚比的设计建议。

    • 再碱化后钢筋混凝土电化学性能

      2012, 40(3):0353-0360.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05 CSTR:

      摘要 (1504) HTML (48) PDF 1.06 M (1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交流阻抗谱(EIS)和极化曲线对再碱化后钢筋混凝土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再碱化试验参数是电流密度3A/m2、5A/m2,再碱化天数14天和28天,电解液为1mol/L碳酸钠电解液。碳化试件被分为8组,对第一组试件进行再碱化,其余七组试件分别间隔1、2、3、8、9、10、13月进行再碱化试验,然后放入室内。再碱化试验结束后,测试了钢筋混凝土的交流阻抗谱(EIS)、钢筋的开路电位(OCP)和腐蚀电流。试验表明:再碱化过程中,阴极钢筋处产生的氢气使钢筋的再钝化比较缓慢;在本试验条件下,再碱化后钢筋混凝土电化学性能衰减;再碱化10个月到13个月,钢筋混凝土的电化学性能稳定。

    • 轻型木刚架抗侧力性能的参数研究

      2012, 40(3):0361-0367.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06 CSTR:

      摘要 (1262) HTML (29) PDF 998.22 K (2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通过4个足尺木刚架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4个不同类型木刚架基本模型的抗侧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中选取了刚架的高度、刚架角部竖向安装钢条的类型和位置变化、设置双层底梁板连接、覆面板在刚架竖向连接方式和覆面板与骨架钉连接模式这5个影响刚架抗侧力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对于全部4个刚架基本模型,增加刚架高度均显著降低刚架的抗侧力刚度和承载力;刚架角部竖向安装钢条的类型和位置影响因素中,钢条本身抗拉强度对刚架抗侧力性能影响最为显著,而且钢条直接连接到骨架上比置于覆面板表面、隔着覆面板连接到骨架更加有效;设置双层底梁板和2排钉连接只能稍微增加刚架抗侧力性能;覆面板在刚架竖向采用在中部无垫块连接方式比覆面板在竖向连续的刚架抗侧承载力几无影响,而抗侧力刚度稍有降低;当覆面板两侧与墙骨柱钉连接的排数由2排改为1排时,刚架抗侧承载力没有降低,但是抗侧力刚度稍有下降。

    • 内嵌钢板销式连接胶合木梁短期受力性能

      2012, 40(3):0368-0372.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07 CSTR:

      摘要 (1588) HTML (35) PDF 665.92 K (13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内嵌多块钢板销式连接是重型木结构最有效的连接方式之一,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木结构节点连接中。为了更好地掌握采用此类连接构件的力学性能,对2根内嵌三块钢板销式连接胶合木梁短期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1根梁的连接节点位于纯弯段,另1根梁的连接节点位于弯剪段。主要研究采用此类连接胶合木梁的力学性能、破坏模式、连接位置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等,并基于试验结果推导采用此类连接的胶合木梁的极限承载力和挠度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和跨中挠度与连接节点的位置有关,连接节点位于弯剪段胶合木梁的承载力大于连接节点位于纯弯段胶合木梁的承载力;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可为木结构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 粘土中水平受荷桩基计算方法

      2012, 40(3):0373-0378.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08 CSTR:

      摘要 (926) HTML (9) PDF 745.56 K (1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于水平受荷桩的分析方法,目前多采用p-y曲线法,p-y曲线模型大都来源于实测。该方法概念清晰、密切结合现场试验,被认为是更加贴近实际的方法。通过对常用的实测p-y曲线模型的总结,可以看出实测p-y曲线形式复杂,普适性差,并且难以通过实测准确得到。而理想弹塑性模型形式简洁,通过选取合理参数,即可得到与实测相符合的结果。通过实例的对比分析,证明了理想弹塑性方法的p-y曲线有效性和适用性。因此,理想弹塑性方法可作为实测p-y曲线的替代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

    • 不同刺入深度下桩端受力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2012, 40(3):0379-0384.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09 CSTR:

      摘要 (1164) HTML (29) PDF 818.64 K (12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自行设计的可视化模型试验,采用高清相机、显微数码及图像分析等技术,对纯砂中桩端埋入持力层不同深度的桩端刺入试验进行宏细观研究。对随桩端刺入深度不同而产生相应的桩段刺入的受力,砂土的位移场和应变场,细观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开发三维非圆颗粒重点对纯砂中桩端刺入的室内试验进行PFC3D数值模拟,将土体细观参数变化与宏观力学响应联系起来,揭示桩刺入过程中桩端砂土的宏细观演化机理。揭示出端阻力的发挥在细观上主要表现为桩端附近颗粒接触力的变化:桩端下部颗粒的压密范围、桩脚附近土体孔隙率和接触数变化趋势是端阻是否随埋深而变化的主要因素;达到极限端阻后,承载力略微增加在细观上主要表现为持力层中桩侧颗粒孔隙率减小、接触力增大。

    • 考虑承压水影响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

      2012, 40(3):0385-0389.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10 CSTR:

      摘要 (1434) HTML (42) PDF 662.00 K (1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虑基坑底部的承压水作用效应,假定Prandtl的土体滑移破坏形式,采用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建立了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验算公式,讨论了承压水头大小、不透水层厚度以及挡土墙插入深度等因素对于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工程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坑底承压水对于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承压水头越大,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安全系数越低,将本文算法与传统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体现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优越性。本研究结果为软土地区基坑底部有承压水层作用时的基坑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分析计算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基于线性吸附效应的CCL非饱和渗透特性

      2012, 40(3):0390-0395.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11 CSTR:

      摘要 (1656) HTML (43) PDF 872.18 K (1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压实粘土衬垫(CCL)作为卫生填埋场最主要的防渗措施,其主要组成成分的粘性土体,在阻渗过程中会吸附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质,改变土体孔隙结构,显著影响CCL防渗性能。假定CCL土体对污染物的吸附服从线性模式,土中孔隙均匀分布,土孔隙体积的改变只受污染物吸附效应影响,基于质量和体积关系分析,建立考虑污染物吸附效应的非饱和渗流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CCL对污染物的吸附效应对其非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埋场CCL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可有效降低防渗系统孔隙率,显著提高CCL防渗性能。在考虑吸附效应条件下,吸附分配系数、污染物浓度、初始孔隙率和有效饱和度等参数对CCL非饱和渗透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成果为科学选择CCL材料、优化填埋场CCL设计、确保生活垃圾处置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巢湖地区坟头组泥岩遇水软化特性与机理试验研究

      2012, 40(3):0396-040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12 CSTR:

      摘要 (1158) HTML (32) PDF 898.13 K (1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物理力学性质、矿物与化学成分、微观结构等方面,对巢湖地区坟头组海相粉砂质泥岩遇水软化的特性与机理进行试验研究。利用DB-16超声测速仪、单轴压力机,测试岩样浸于蒸馏水后不同时间波速、抗压强度的变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分析岩样浸泡液化学成分随时间的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分析,测试岩样矿物化学成分变化情况;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岩样微观结构,并利用GIS软件对不同浸水时间岩石孔隙率、孔隙表面积进行半定量计算。实验表明:泥岩浸水后,单轴抗压强度和波速明显下降,岩石孔隙率下降、孔隙表面积增加;浸水前后,泥岩化学成分变化不大;水沿微裂隙进入岩石内部,溶解可溶盐胶结,使裂隙向纵深发展,进而使裂隙联通导致岩石软化。其中,岩石微裂隙的产生与岩石内部的不均一性密切有关。

    • 阻尼效应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2012, 40(3):0402-0407.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13 CSTR:

      摘要 (1209) HTML (32) PDF 715.24 K (28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设计并进行了十层框架的模型振动台试验,分别进行了低频、中频、高频地震波模型试验。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应用不同模型试验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自由振动衰减、半功率法和HHT变换法),得出了模型结构前三阶自振频率及对应的振型阻尼比,再分别采用瑞雷阻尼假定和柯西阻尼假定,进行了相应模型结构地震反应的数值模拟,比较了不同阻尼模型之间的差异,较为详细的描述了如何根据试验结果从而作出较为合理的数值模拟。

    • >交通运输工程
    • 1/4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

      2012, 40(3):0408-0413.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14 CSTR:

      摘要 (1649) HTML (50) PDF 0.00 Byte (10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车辆简化为1/4车模型,路面结构视为地基梁或地基板,建立了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态接触算法,采用直接积分法求解,比较了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与静力模型结果的差别;讨论了两种模型在车辆非悬挂系质点垂向加速度、车-路耦合作用力、路面板动弯沉、动应变、接缝嵌缝料剪切应变和接缝传荷效率等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非悬挂质点垂向加速度、车-路耦合作用力、路面板动弯沉和接缝嵌缝料剪切应变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动应变及接缝传荷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地基板模型可很好地模拟移动车辆作用下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动态响应,而地基梁模型可高效地用于路面结构的接缝传荷、嵌缝料振动模拟。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动态响应分析和路面性能评价。

    • 高速公路网络交通突发事件辐射范围预测模型

      2012, 40(3):0414-0422.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15 CSTR:

      摘要 (1156) HTML (36) PDF 1.30 M (1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传统密闭道路集散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汇入汇出匝道及衔接道路的路网事件辐射范围预测模型。该模型根据事件持续时间各阶段产生的集散波传播参数的不同,描述了在各列集散波相互作用下,事件造成的偶发性交通拥堵对路网范围交通流辐射影响的六种情况,并推导出了每种情况下的影响长度计算公式。然后,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构造了集散波类并模拟集散波在路网中的辐射过程,通过渲染GIS地图来展示事件辐射态势。最后,利用AIMSUN交通仿真技术,检验了辐射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了预测误差的致因分析。

    • 基于反事实场景技术的农村公路项目影响评价研究

      2012, 40(3):0423-0427.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16 CSTR:

      摘要 (751) HTML (27) PDF 702.01 K (5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投资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可达性,从而使得农民可以更效率地获得各种机会。然而,由于受到其它因素影响,准确评价农村公路项目影响一直难以进行。本文基于反事实场景技术,通过设置农村公路项目的处理组与对照组,构建了基于倍差法和计量经济模型框架的农村公路项目影响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来自福建省68个村庄816个农户的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得到的面板数据,实证了农村公路项目对提高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前后对比”方法相比,基于反事实场景技术的农村公路项目影响评价方法能更加客观地评估由农村公路项目所产生的效益。

    • 基于仿生学的区域交通自适应网络生长模型

      2012, 40(3):0428-0433.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17 CSTR:

      摘要 (1179) HTML (48) PDF 935.05 K (9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交通系统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增强区域竞争力中处于基础与引导地位,因此设计高效率的区域交通网络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原生质黏液菌觅食机理为理论基础,通过模拟黏液菌管道厚度随流量增大而增加这一生物智能,构建了基于仿生学的区域交通自适应动态网络生长模型。并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区域节点,模拟了长三角区域交通网络从无到有,最终形成区域自适应运输通道的过程。仿真结果还表明,该模型可以模拟区域交通网络随区域交通活动规模增大而复杂的发展趋势。

    • >机械、车辆与能源工程
    • 感应式热水器磁热耦合分析

      2012, 40(3):0434-0439.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18 CSTR:

      摘要 (1197) HTML (37) PDF 796.44 K (10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液体感应加热和金属体感应加热原理的相似性,推导液体感应加热磁场、涡流和温度场分布方程,建立感应式热水器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设定磁场和温度场的边界条件、解决材料特的温度变化特性并建立系统供电电路模型,其中重点是利用分步迭代法进行磁热耦合计算。得出加热体的磁场分布、温度场分布、涡流功率密度,以及肌肤区域提供系统主要能量和控制磁力线逸散能提高加热效率的结论。最后,根据仿真模型预测加热效率,提出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 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地热换热器传热模型

      2012, 40(3):0440-0445.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19 CSTR:

      摘要 (1278) HTML (13) PDF 717.26 K (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下连续墙内埋管技术是地源热泵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它是基于地下连续墙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且处于温度常年保持恒定的地层中的性质,将热交换管植入地下连续墙内形成地下换热器,利用换热器内部循环介质的流动吸收浅层地温能,经热泵提升后供上部建筑物使用。根据地下连续墙内埋管的结构形式和传热特点,建立了开挖面以上和开挖面以下两部分的地下连续墙内埋管传热模型,并采用格林函数法推导了其解析解。该模型能求解带有随时间变化的内热源、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复合介质热传导问题,可用于地下连续墙及周围土体内的温度场分析,也可用于地下连续墙内埋管布置形式、埋管间距以及间歇运行时间等参数的优化分析。

    • 车用天然气储罐脱附放气过程热力特性分析

      2012, 40(3):0446-045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20 CSTR:

      摘要 (1449) HTML (28) PDF 771.10 K (8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车用吸附天然气储罐在脱附放气过程中热力参数的变化,以及对脱附速率和最大脱附量的影响,建立了天然气、活性炭吸附剂以及天然气储罐的热质交换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求解,模拟计算了脱附过程中储罐内温度、压力和脱附量的变化,分析了影响脱附量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脱附过程是吸热过程,脱附过程储罐中心处温降最大,可降低49K,此时脱附效率比等温脱附减少24.49%,脱附速度越大,壁面提供的热量越少,脱附效率也越低。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天然气汽车行驶过程,消除脱附热效应措施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

    • >电子、计算机、控制与系统
    • 基于双栈的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防御

      2012, 40(3):0452-0458.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21 CSTR:

      摘要 (1060) HTML (5) PDF 1.05 M (19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基于Intel 80X86结构的C/C++栈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典型防御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栈结构的缓冲区溢出漏洞的防御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ELF格式目标文件重构工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和开发的工具能在较低的性能开销下实现栈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防御。

    • 配电网的回路阻抗法潮流计算与仿真可视化

      2012, 40(3):0459-0467.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22 CSTR:

      摘要 (1280) HTML (31) PDF 1.29 M (18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快速、生动形象地模拟仿真配电网运行状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配电网快速潮流计算和仿真信息可视化的新方法:基于十字链表与关联矩阵,给出了阻抗矩阵生成算法;提出了基于right-looking LU分解法的并行Gauss消去算法,利用GPU加速求解回路阻抗方程组;采用GIS和虚拟现实技术对潮流计算结果进行仿真可视化。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对节点编号无特殊要求,适用于有环、无环的配电网潮流计算,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仿真结果显示直观形象的优点。

    • 永磁同步电机磁通谐波抑制的补偿控制仿真

      2012, 40(3):0468-0472.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23 CSTR:

      摘要 (1468) HTML (60) PDF 585.36 K (1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电动汽车中对电机的运行效率和性能有着严格的要求。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永磁体励磁磁场中含有的谐波成分,将增加定子绕组内磁链的谐波成分,增大电机的损耗,导致电机温度升高,同时产生转矩波动。本文提出一种对磁通谐波抑制的补偿控制算法,通过减少定子铁损,同时对电机因磁场谐波引起的转矩波动进行补偿,从而减小振动和噪声。仿真表明该补偿控制算法使得磁通谐波含量明显降低,转矩波动减小,提高了电机运行的效率和性能。

    • >海洋与地球科学
    • 长江水下三角洲YD0901孔记录的全新世以来的古环境信息

      2012, 40(3):0473-0477.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24 CSTR:

      摘要 (947) HTML (13) PDF 730.62 K (1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长江水下三角洲YD0901孔粒度、TOC和TN分析,建立了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平均分辨率为20a)。结果显示,“中全新世大暖期”(6~7ka)水下三角洲加速营造,同时闽浙泥质区开始缓慢形成。TOC和TN测试数据表明:2.7kaB.P.左右,YD0901孔的TN含量逐渐增加,说明流域人类活动逐渐加剧。而TOC由于部分发生成岩作用,其含量并未明显增加。通过沉积相分析得到最大海侵面MFS的深度,为准确估算冰后期最大海侵以来水下三角洲沉积总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高邮凹陷始新统统戴南组古环境演化及沉积特征

      2012, 40(3):0478-0484.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25 CSTR:

      摘要 (1003) HTML (39) PDF 1.01 M (10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始新统戴南组(E2d)地层中发育丰富的岩性地层油气藏。本文 通过钻井岩心、古生物、微量元素、测井等资料,对戴南组地层沉积环境演化及展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戴南组地层沉积期气候属于温热而湿润的亚热带型气候;戴一段沉积期在吴堡构造运动活动较强背景下,凹陷属于水体处于半咸水—淡水过渡湖相与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冲积扇的环境,在凹陷南部断阶带发育了近岸水下冲积扇,北斜坡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以及湖泊沉积;戴二段沉积期构造活动减弱,凹陷湖泊属于淡水—微咸水水体环境,在凹陷南部断阶带发育扇三角洲,北斜坡带发育三角洲及残余湖泊相沉积。在上述沉积相背景下发育与展布的砂体成为油气聚集的重要储集单元。

    • 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底地形可视化与定量分析

      2012, 40(3):0485-0490.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26 CSTR:

      摘要 (1189) HTML (32) PDF 900.69 K (10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底地形复杂多变,精细的数字地形模型、不同地形单元的立体可视模型及其定量统计值是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功能区与海域开发、利用的基础。利用近期在辐射沙洲北翼开展的系统的单波束测深获取的水深资料,根据残差分析,选择研究区现有水深数据最佳插值法-克里金法,生成海底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运用水深分层设色法立体可视地表征了辐射沙洲的四种地形单元:浅滩、沙脊、潮流槽和宽谷等。地形剖面曲率分层设色可以更细致地刻画脊、槽相间地形单元的微地貌,如沙脊上的次级槽和潮流槽中的次级脊等,并定量地统计不同地形单元的面积及所占比例。根据地形倾角可以定量地分析脊、槽等地形单元的坡形变化,整个沙洲以水平-微倾斜地形(倾角<5°)为主,占60%,分布在宽谷、沙脊顶部和潮流槽中部等。地形平面曲率和切线曲率可以指示不同地形单元的海洋动力特征,如负值区水深较小、流场较强;正值区水深较大、流场较弱。

    • >数理科学与化学
    • Finsler流形上取值于向量丛的调和形式

      2012, 40(3):0491-0494.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27 CSTR:

      摘要 (1227) HTML (8) PDF 406.47 K (9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主要研究Finsler流形上取值于向量丛的p-形式,通过定义其上的整体内积得到相应的余微分算子和Laplace算子,进而证明了调和映射与调和$1$-形式的等价关系.

    • 接触面温度对表面液滴蒸发过程的影响

      2012, 40(3):0495-0498.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2.03.028 CSTR:

      摘要 (1190) HTML (39) PDF 627.13 K (1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如今,液滴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打印机、微型泵等微流体领域,但是与液滴相关的众多现象,如马兰格尼效应、接触角和蒸发过程等,过去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详细研究了不同接触面温度对液滴蒸发过程的影响。通过分析液滴中间平面的粒子图像,首先阐述了接触面温度对在液滴内漩涡流动的影响,并指出了液滴周围水汽的凝结过程对液滴底部成像的影响。然后计算了不同接触面温度条件下液滴无量纲体积与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温度的降低,液滴无量纲体积和接触角减少的速度都变慢,在接触面温度较低的时候(例如5°C),液滴无量纲体积和接触角都因空气中水汽凝结过程的影响而增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