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利用风扇强制对流换热,对120节6AH镍氢电池进行热管理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在镍氢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中,合理、科学的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并应用Fluent软件对热管理结构设计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数值分析结果改进系统结构并做出实体样品。样品试验结果表明,热管理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摘要:摘要:盆地的古地形和构造坡折带的形态和类型决定着沉积充填的特征和砂体储层的分布{1}。本文根据对南贝尔凹陷的盆地边缘的古地形、古地貌的结构特征的分析,将南贝尔凹陷白垩纪发育的古构造坡折带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控制 5种类型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断崖型坡折带控制着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陡坡型坡折带控制着扇三角洲及前方的远岸湖底扇体系的形成和分布;断阶型坡折带控制着斜坡扇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缓坡型坡折带控制着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在基准面下降阶段,盆内坡折控制着远岸湖底扇的形成和分布
摘要:城市道路交叉口间的关联度是判定两交叉口间是否需要协调控制和分析交叉口群交通状态演变规律的关键参数。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基于路段进行关联度计算模型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交叉口信号相位、路径流量不均匀性、交叉口间距和交叉口排队的路径关联度模型。随后针对两个实际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了关联度计算和协调控制关键路径判断的算例分析;对比研究了本文模型与路段关联度模型的性能,分析了交叉口间距、排队、车道数和信号相位等对交叉口路径关联度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路径关联度模型能更确切地描述交叉口间的关联性,并能够准确判定交叉口间协调控制的关键路径。
摘要:针对传统方法在干道协调控制输入假设、模型建立及优化指标计算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基于仿真优化的城市干道协调控制优化方法:研究了仿真优化的集成框架及基于模拟退火拉伸思想的改进遗传算法的城市干道协调控制相位差优化设计方法;应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通过VISSIM组件对象模型接口建立了基于微观仿真的干道协调控制自动仿真优化模型。最后以上海市黄兴路干道协调控制为例,在以延误为优化指标运用改进遗传算法算法进行优化过程中,发现油耗、排放(NOx、CO)以及停车次数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延误为优化指标与其他优化指标的计算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摘要:采用戊二醛-牛血清蛋白(GA-BSA)交联法和聚碳酸酯膜直接固定法制备了大肠杆菌(E.coli)微生物电极,探讨了基于E.coli电极的微生物传感器在重金属和毒性有机物急性毒性分析中的应用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戊二醛-牛血清蛋白交联固定法制备的E.coli微生物电极的灵敏性较差,难以满足毒性分析需要. 聚碳酸酯膜直接固定法制备的E.coli微生物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在冰箱4℃保存2个月,仍能很好地满足毒性分析需要,该固定方法具有制备简单和可实现电极的重复利用等特点,大幅降低了微生物传感器的毒性分析成本.
摘要:摘要:对组合梁施加体外预应力,可有效提高截面的开裂弯矩。负弯矩作用下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受失稳控制,其侧扭失稳表现为与纯钢梁不同的畸变失稳模式。本文考虑钢梁初始几何缺陷影响和残余应力影响,对体外预应力组合梁进行了有限元非线性稳定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吻合。通过改变截面参数,对25组组合梁在初始几何缺陷、不同残余应力分布和不同综合力比下的承载力进行计算,给出了预应力组合梁的长细比计算公式,与我国现行钢结构规范钢柱稳定曲线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承受负弯矩作用的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可用文中提出的长细比做参数采用钢柱稳定曲线进行计算。
摘要:对任意粘弹模型,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推导无限粘弹平面中圆孔半径任意时变时应力和位移的一般解析解。首先根据一般粘弹模型边界时变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拉氏空间中位移应满足的微分方程,并求得方程的通解,从而得到拉氏空间中位移、应力的一般表达式。对应力边界问题,将拉氏空间应力表达进行逆变换,再根据边界条件确定待定函数,最终得到应力和位移解答。本文的解答没有体积不可压缩的限制条件,并且适用于球量也具有粘弹效应的情况。作为应用,根据该解答求得H-Kelvin粘弹模型的解。算例显示,不同半径时变过程位移场的变化也不同。对线性时变过程,较慢的时变速度下位移变化平缓,但时变结束时刻的位移较大。
摘要:将场理论引入到语义空间,提出语义场模型,利用该模型刻化本体概念间的语义联系及语义分布规律。首先,从势、梯度和场强等多个角度对语义场进行描述,其中,势代表场中某一点的语义,体现语义的分布情况;梯度描述了场中局部位置的语义变化情况;场强则体现了场中语义联系的强弱。然后,分析了场源作用范围,给出了本体概念质量计算方法,讨论了势函数影响因子优选问题。最后,指出了语义场在资源语义聚类、支持语义的P2P应用系统以及本体知识演变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及思路。
摘要:摘要:建立了2套不同填料的地下渗滤系统装置净化生活污水,1号装置由纯土壤装填,2号装置由土壤与砂分层装填,比较了2套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2套装置运行了6个月,水力负荷为5cm•d-1时,每天进水4次,10 cm•d-1及20 cm•d-1运行时每天进水8次。在水力负荷10 cm•d-1下运行,对化学需氧量(COD)、总磷、NH4+-N、总氮的去除率1号装置分别为80.7%,38.9%,48.7%,43.5%,2号装置分别为88.4%,87.2%,98.2%,24.9%;在水力负荷20 cm•d-1下运行,1号装置发生堵塞现象无法运行,而2号装置对COD、总磷、NH4+-N、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7.1%、56.1%、98.0%、28.9%,对COD及NH4+-N仍保持了良好的去除效果,并且保持了良好的水力渗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渗滤系统内部填料的改善提高了地下渗滤系统的运行水力负荷及其抗堵塞性能。
摘要:参考美国AASHTO TP8标准要求,根据中国沥青混合料的成型现状,采用MTS材料试验机控制加载,选择改进的三分点加载小梁弯曲疲劳试验评价了亚利桑那州体系下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与应变水平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使用了间断级配和高沥青用量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明显好于一般AC-13级配下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混合料;橡胶沥青混合料优异的疲劳性能与高温稳定性,与沥青与级配有密切关系。
摘要:以Hertz弹性接触理论和曲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回转支承空心钢轮的圆周应力对轮轨接触von Mises应力峰值及其位置的影响,通过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降低钢轮截面梁高可以提高钢轮的径向柔度,同时圆周应力可以有效地抑制接触正应力、提高钢轮接触强度,但可能使钢轮接触区内von Mises应力峰值点从中间向两侧分离,导致应力循环次数翻倍、影响疲劳强度。至于对接触区内钢轮的剪应力和钢轨的von Mises应力,截面梁高的变化对峰值和位置的影响则不大。
摘要:对比研究了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并考察了胞外聚合物(EPS)以及外层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和内层固着性胞外聚合物(BEPS)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的EPS、SEPS、BEPS以及厌氧污泥中的EPS、BEPS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式,厌氧污泥中的SEPS则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SEPS绝对吸附量均大于BEPS的绝对吸附量,平均分别为14.1倍和5.8倍.但由于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BEPS的含重均远大于SEPS,故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EPS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主要是BEPS的吸附所贡献.
摘要:建立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和监管当局的信号博弈模型,规范研究表明牌照竞争中,高能力机构信号成本应超过低能力机构所能接受的最高成本,才能避免低能力机构的策略性信号干扰,实现市场完全成功的分离均衡。同时,信号成本还受到整个市场机构类型分布的影响,高能力机构越多,信号成本越低。实证研究以内容分析法获得信号成本数据,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信号成本越高,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获得牌照的机率越高。
摘要:综合考虑行人的安全、便捷和公交车辆的效率因素,详尽分析了停靠站位置、人行横道位置及停靠站与人行横道间距等3个关键参数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公交专用道条件下路段停靠站与人行横道协调设计模型,系统地提出了适用于包括路中式和路侧式专用道、有信号控制和无信号控制条件下的协调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该协调设计方法进行了完整的应用。
摘要:摘 要: 采用外部性理论和建筑节能理论,界定了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外部性类型;建立了采暖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外部性度量公式、热源热网改造外部性度量公式以及节能改造总的外部性度量公式,并运用公式对包头市口岸小区改造项目的环境外部性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存在较强的外部性,而测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外部性正是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激励政策所需要的依据。最后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应用的实施程序和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
摘要:针对混凝土的时变变形对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的影响,基于CEB-FIP中的混凝土时变模型,提出了对钢管混凝土组合高层框架结构进行施工过程计算的时变模型,以考虑结构的施工顺序和诸如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时变效应的影响以反映此类结构的真实特性。通过某21层钢混组合高层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表明:文中提出的分析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结构复杂的施工过程及材料时变特征和结构几何非线性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结构变形在高层结构设计中不容忽视。
摘要:为研究密频结构频率密集度对结构可控性的影响,从密集频率结构的基本振动方程入手,针对三自由度的密频结构,采用摄动分析方法推导了闭环系统频率、阻尼比和摄动量的相关方程。在速度反馈和状态反馈情况下,讨论了结构频率密集度对结构可控性的影响,并对不确定参数对结构模态阻尼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采用速度反馈、位移反馈的闭环系统,随着结构频率密集度的降低,结构的部分模态阻尼比逐渐趋向于零,相应的结构模态趋于不可控。考虑了结构刚度和质量不确定参数对密频结构可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确定参数会影响密频结构不同模态之间的耦合程度,进而改变结构的可控度。
摘要:为解决目前缺乏能够结合我国制造业现状的具体实施与应用的可重组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平台问题,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开放式架构、模块化技术方法的可重组制造系统集成设计框架。分析了集成框架的规划问题,给出了体系结构。建立了集成框架的系统功能模块,并就实现每个模块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依据该设计思想,结合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开发了集工艺分析描述、布局规划、生产调度、仿真优化、成线监控和资源管理为一体的集成系统。
摘要:为分析当前高速公路严重车辙路段流动性车辙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沥青层的侧向(横向)位移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沥青层材料、不同沥青层结构组合及不同基层形式对流动性车辙产生的影响。给出了减小流动性车辙产生的对策;提出了沥青结构层协调组合设计的理念;指出了级配碎石联结层的使用不仅会减少高温下沥青上、中面层的侧向流动变形趋势,还会减小上、中面层的横向位移。
摘要:为了全面地研究公路线形指标与道路安全的关系,以曲率、曲率变化率、曲线转角、纵坡度、车道宽度、车道数、左右路肩宽度等设计指标为依据提出了公路线形综合指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路线形综合指标评价模型,评价模型为公路线形的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评价方法。通过回归的方法,得到事故率与线形综合指标累计值的关系,回归结果证明公路线形综合指标可以作为公路线形质量评价和道路安全评价的评价指标,并且综合指标累计值与事故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得到了事故率与综合指标累计值的关系模型。根据算例制定了安全性评价标准。
摘要:该文阐明了块体理论赤平解析法可动块体辨识软件Block1.0的理论基础及编制思路,通过赤平解析法和Block1.0就某实例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Block1.0的准确性;同时,在对锦州地下油库勘察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Block1.0和Unwedge软件,找出了锦州地下水封储油洞库各开挖面上可动块体的分布情况,从开挖面位置和结构面分布两方面对锦州地下水封油库的稳定性进行系统评价。两者计算结果表明Block1.0更贴近工程实际,可为设计合理开挖方案和有效加固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摘要:选用车辙试验、单轴贯入试验和恒定高度重复剪切试验(RSCH)来进行掺加PR添加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车辙试验结果表明,在区分PR.S和PR.M两者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时,动稳定度和车辙深度的背离导致其无法确定。采用单轴贯入试验得到的极限抗剪强度和RSCH得到的k1,k2,n和γ 4个参数作为掺加PR添加剂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能很好地进行其高温性能的评价。RSCH的4个参数不仅能表征出掺加PR添加剂混合料的高温抗剪能力,而且能很好地表征混合料发生剪切破坏各个阶段的剪切应变发展情况,充分反映出了混合料的破坏机理。
摘要:本文研究了鄂尔多斯晚三叠世湖盆古气候变迁及古水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湖盆古纬度为北纬31.03O,比现在所处的纬度(35.1 O)偏南4 O多,推测晚三叠世时鄂尔多斯湖盆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繁盛,能够形成有机质丰富的烃源岩。利用泥岩B、Sr、Ba元素测试结果及Sr/Ba比值法,以及岩石碳酸盐岩胶结物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长8期—长6期湖盆是一个淡水湖盆,从长8期—长7期—长6期湖盆水体范围与深度经历了收缩—扩大—收缩的过程,纵向上构成了储层—烃源岩—储层的生储盖组合,从湖盆演化的特征上论证了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油气勘探的实际意义。
摘要:建立了一个两阶段单链供应链模型,供应链节点双方均为寡头垄断企业。讨论了供应商与制造商在价格合作和非价格合作下的中间产品定价和最终产品的定价,比较了两种情况下供应链的总体利润差别。指出价格合作下利润增加的幅度不仅与最终产品市场的需求弹性正相关,并且与供应商的成本正相关,与供应商面临的市场价格需求弹性负相关。由于整条供应链的超额利润并不代表个体的超额利润,因此文章的最后对超额利润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价格合作下寡头垄断企业所组成供应链的稳定条件。
摘要:根据分布式系统原理和模式,从技术课题清单的更新、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课题协同、监控平台的实现路径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动态的产业技术发展监控平台;根据技术课题的特征,从项目跟踪与监控、关键节点的时间控制、节点预算控制、项目验收与专家评审、资源库和知识管理等方面设计了技术课题过程管理的任务控制模型。
摘要:利用离散元对节理岩体工程进行稳定性模拟分析时,节理的本构关系对模拟结果有重要的影响,详细的介绍了基于离散元UDEC软件,利用Barton-Bandis (BB)和Mohr-Coulomb(MC)两种本构模型分析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区别。在BB模型中,由于膨胀角随剪切运动呈非线性变化,分析节理岩体边坡所得到的运动规律与现场监测数据所反映的边坡运动规律一致,因此,离散元中BB模型更适合用来分析节理岩体工程。根据BB模型模拟分析的结果,对依托工程边坡采取了喷射厚度10 cm混凝土进行加固的措施,模拟结果表明,喷射10 cm混凝土对边坡稳定性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依托工程正是按此加固方案进行施工。
摘要:在分析典型生产性服务范畴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生产型企业的真实需求和产业环境限制,提出服务需求、服务模块化和服务度量组成的互动三角是生产性服务产业化的核心过程,应将服务技能或技术按功能模块化,形成能高效传递的“半成品”——服务模块,并设计服务的度量办法,为生产性服务产业化策划及创新提供分析工具。
摘要:分析了三次样条插值法在越江隧道纵向变形曲线拟合中的适用性与计算方法,应用三次样条插值对越江盾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进行了拟合,并通过曲线拟合方程计算了隧道全长纵向的变形曲率。应用越江隧道纵向结构分析模型计算了隧道不同纵向变形临界状态下的纵向变形曲率与环缝张开量的关系,并通过与越江隧道渗漏现场检测结果的分析对比,对越江隧道纵向变形曲率与管环渗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与地铁隧道相比,越江隧道曲率半径的限值要求可适当放宽。越江隧道纵向变形曲率半径小于2407.1m,环缝张开量大于3mm时,隧道发生渗漏的概率就较大。越江隧道纵向变形曲率半径小于1256.8m,环缝张开量大于6mm时,环缝密封止水措施失效,隧道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渗水漏泥现象。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01 CSTR:
摘要:为研究密频结构频率密集度对结构可控性的影响,针对3自由度的密频结构,从结构基本振动方程入手,采用摄动分析方法推导了闭环系统频率、阻尼比和摄动量的相关方程.在速度反馈和状态反馈情况下,讨论了结构频率密集度对结构可控性的影响,并对不确定参数对结构模态阻尼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采用速度反馈、位移反馈的闭环系统,随着结构频率密集度参数的减小,结构的部分模态阻尼比逐渐趋向于零,相应的结构模态趋于不可控.考虑了结构刚度和质量参数不确定性对密频结构可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数不确定性会影响密频结构不同模态之间的耦合程度,进而改变结构的可控度.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02 CSTR:
摘要:考虑钢梁初始几何缺陷影响和残余应力影响,对体外预应力组合梁进行了有限元非线性稳定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吻合.通过改变截面参数,对25组组合梁在初始几何缺陷、不同残余应力分布和不同综合力比下的承载力进行计算,给出了预应力组合梁的长细比计算公式,与我国现行钢结构规范钢柱稳定曲线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承受负弯矩作用的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可用文中提出的长细比作参数采用钢柱稳定曲线进行计算.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03 CSTR:
摘要:针对混凝土的时变变形对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的影响,基于CEBFIP中的混凝土时变模型,提出了对钢管混凝土组合高层框架结构进行施工过程计算的时变模型,以考虑结构的施工顺序和诸如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时变效应的影响以反映此类结构的真实特性.通过某21层钢混组合高层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表明:提出的分析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结构复杂的施工过程及材料时变特征和结构几何非线性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结构变形在高层结构设计中不容忽视.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04 CSTR:
摘要:利用离散元对节理岩体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时,节理的本构关系对分析结果有重要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基于离散元UDEC软件,利用BartonBandis (BB)和MohrCoulomb(MC)本构模型分析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区别.在BB模型中,由于膨胀角随剪切运动呈非线性变化,节理岩体边坡分析所得到的运动规律与现场监测数据所反映的边坡运动规律一致,而MC模型分析结果则与现场监测数据所反映的边坡运动规律相差甚大,因此,离散元中BB模型更适合于用来分析节理岩体工程.根据BB模型模拟分析的结果,对依托工程边坡采取了喷射厚度10 cm混凝土进行加固的措施,模拟结果表明,喷射10 cm混凝土对边坡稳定性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依托工程正是按此加固方案进行施工.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05 CSTR:
摘要:分析了三次样条插值法在越江隧道纵向变形曲线拟合中的适用性与计算方法,应用三次样条插值对越江盾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进行了拟合,并通过曲线拟合方程计算了隧道全长纵向的变形曲率.应用越江隧道纵向结构分析模型计算了隧道不同纵向变形临界状态下的纵向变形曲率与环缝张开量的关系,并通过与越江隧道渗漏现场检测结果的分析对比,对越江隧道纵向变形曲率与管环渗漏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与地铁隧道相比,越江隧道曲率半径的限值要求可适当放宽.越江隧道纵向变形曲率半径小于2 407.1 m、环缝张开量大于3 mm时,隧道发生渗漏的概率较大.越江隧道纵向变形曲率半径小于1 256.8 m、环缝张开量大于6 mm时,环缝密封止水措施失效,隧道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渗水漏泥现象.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06 CSTR:
摘要:阐明了块体理论赤平解析法可动块体辨识软件Block1.0的理论基础及编制思路,通过赤平解析法和Block1.0就某实例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Block1.0的准确性;同时,在对锦州地下油库勘察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Block1.0和Unwedge软件,找出了锦州地下水封储油洞库各开挖面上可动块体的分布情况,从开挖面位置和结构面分布两方面对锦州地下水封油库的稳定性进行系统评价.两者计算结果表明Block1.0更贴近工程实际,可为设计合理开挖方案和有效加固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07 CSTR:
摘要:对任意粘弹模型,用拉普拉斯变换法推导无限粘弹平面中圆孔半径任意时变时应力和位移的一般解析解.首先根据一般粘弹模型边界时变轴对称问题的基本方程,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拉氏空间中位移应满足的微分方程,并求得方程的通解,从而得到拉氏空间中位移、应力的一般表达式.对应力边界问题,将拉氏空间应力表达进行逆变换,再根据边界条件确定待定函数,最终得到应力和位移解答.解答没有体积不可压缩的限制条件,并且适用于球量也具有粘弹效应的情况.作为应用,根据该解答求得HKelvin粘弹模型的解.算例显示,不同半径时变过程位移场的变化也不同.对线性时变过程,较慢的时变速度下位移变化平缓,但时变结束时刻的位移较大.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08 CSTR:
摘要:首先分析了传统基于路段进行关联度计算模型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交叉口信号相位、路径流量不均匀性、交叉口间距和交叉口排队的路径关联度模型.针对2个实际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了关联度计算和协调控制关键路径判断的算例分析;对比研究了本文模型与路段关联度模型的性能,分析了交叉口间距、排队、车道数和信号相位等对交叉口路径关联度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路径关联度模型能更确切地描述交叉口间的关联性,并能够准确判定交叉口间协调控制的关键路径.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09 CSTR:
摘要:针对传统方法在干道协调控制输入假设、建立模型及优化指标计算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基于仿真优化的城市干道协调控制优化方法,研究了仿真优化的集成框架及基于模拟退火拉伸思想的改进遗传算法的城市干道协调控制相位差优化设计方法,应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通过VISSIM组件对象模型接口建立了基于微观仿真的干道协调控制自动仿真优化模型.最后以上海市黄兴路干道协调控制为例,在以延误为优化指标、运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过程中,发现油耗、排放(NOx,CO)以及停车次数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延误为优化指标与其他优化指标的计算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10 CSTR:
摘要:为全面地研究公路线形指标与道路安全的关系,以曲率、曲率变化率、曲线转角、纵坡度、车道宽度、车道数、左右路肩宽度等设计指标为依据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公路线形综合指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路线形综合指标评价模型,评价模型为公路线形的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评价方法.通过回归得到事故率与线形综合指标累计值的关系,回归结果证明公路线形综合指标可以作为公路线形质量评价和道路安全评价的评价指标,并且综合指标累计值与事故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得到了事故率与综合指标累计值的关系模型.并根据算例制定了安全性评价标准.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11 CSTR:
摘要:综合考虑行人的安全、便捷和公交车辆的效率因素,详尽分析了停靠站位置、人行横道位置及停靠站与人行横道间距等3个关键参数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公交专用道条件下路段停靠站与人行横道协调设计模型,系统地提出了适用于包括路中式和路侧式专用道、有信号控制和无信号控制条件下的协调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该协调设计方法进行了完整的应用.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12 CSTR:
摘要:参考美国AASHTO TP8标准要求,根据中国沥青混合料的成型现状,采用MTS(material test system)控制加载,选择改进的三分点加载小梁弯曲疲劳试验评价了亚利桑那州体系下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与应变水平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使用了间断级配和高沥青用量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明显好于一般AC13级配下的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混合料和基质沥青混合料;橡胶沥青混合料优异的疲劳性能与高温稳定性与沥青及特殊的级配有密切关系.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13 CSTR:
摘要:为分析当前高速公路严重车辙路段流动性车辙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沥青层的侧向(横向)位移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沥青层材料、不同沥青层结构组合及不同基层形式对流动性车辙产生的影响.给出了减少流动性车辙产生的对策;提出了沥青结构层协调组合设计的理念;指出了级配碎石联结层的使用不仅会减少高温下沥青上、中面层的侧向流动变形趋势,还会减小上、中面层的横向位移.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14 CSTR:
摘要:选用车辙试验、单轴贯入试验和恒定高度重复剪切试验(RSCH)来进行掺PR添加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车辙试验结果表明,在区分PR.S(PR plast S)和PR.M(PR flex module)两者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时,动稳定度和车辙深度的背离导致其无法确定.采用单轴贯入试验得到的极限抗剪强度和RSCH得到的k1,k2,n和γ 4个参数作为掺加PR添加剂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能很好地进行其高温性能的评价.RSCH的4个参数不仅能表征出掺加PR添加剂混合料的高温抗剪能力,而且能很好地表征混合料发生剪切破坏各个阶段的剪切应变发展情况,充分反映了混合料的破坏机理.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15 CSTR:
摘要:采用戊二醛牛血清蛋白(GABSA)交联法和聚碳酸酯膜直接固定法制备了大肠杆菌(E.coli)微生物电极,探讨了基于E.coli电极的微生物传感器在重金属和毒性有机物急性毒性分析中的应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戊二醛牛血清蛋白交联固定法制备的E.coli微生物电极的灵敏性较差,难以满足毒性分析需要.聚碳酸酯膜直接固定法制备的E.coli微生物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在冰箱4 ℃保存2个月,仍能很好地满足毒性分析需要,该固定方法具有制备简单和可实现电极的重复利用等特点,大幅降低了微生物传感器的毒性分析成本.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16 CSTR:
摘要:建立了2套不同填料的地下渗滤系统装置净化生活污水,1号装置由纯土壤装填,2号装置由土壤与砂分层装填,比较了2套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2套装置运行了6个月,水力负荷为5 cm·d-1时每天进水4次,10 cm·d-1及20 cm·d-1运行时每天进水8次.在水力负荷10 cm·d-1下运行,对化学需氧量(COD)、总磷、NH4 +-N、总氮的去除率1号装置分别为80.7%,38.9%,48.7%,43.5%,2号装置分别为88.4%,87.2%,98.2%,24.9%;在水力负荷20 cm·d-1下运行,1号装置发生堵塞现象无法运行,而2号装置对COD、总磷、NH4 +-N、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7.1%,56.1%,98.0%,28.9%,对COD及NH4 +-N仍保持了良好的去除效果,并且保持了良好的水力渗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渗滤系统内部填料的改善提高了地下渗滤系统的运行水力负荷及其抗堵塞性能.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17 CSTR:
摘要:对比研究了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性能,并考察了胞外聚合物(EPS)以及外层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和内层固着性胞外聚合物(BEPS)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活性污泥中的EPS,SEPS,BEPS以及厌氧污泥中的EPS,BEPS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式,厌氧污泥中的SEPS则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SEPS绝对吸附量均大于BEPS的绝对吸附量,分别为14.1倍和5.8倍.但由于单位质量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中BEPS的质量均远大于SEPS,故活性污泥和厌氧污泥EPS对染料亚甲基兰的吸附主要是BEPS的吸附所贡献.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18 CSTR:
摘要:以Hertz弹性接触理论和曲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回转支承空心钢轮的圆周应力对轮轨接触von Mises应力峰值及其位置的影响,通过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元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降低钢轮截面梁高可以提高钢轮的径向柔度,同时圆周应力可以有效地抑制接触正应力,提高钢轮接触强度,但可能使钢轮接触区内von Mises应力峰值点从中间向两侧分离,导致应力循环次数翻倍,影响疲劳强度.至于对接触区内钢轮的剪应力和钢轨的von Mises应力,截面梁高的变化对峰值和位置的影响则不大.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19 CSTR:
摘要:利用风扇强制对流换热,对6 Ah镍氢电池进行热管理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在镍氢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中,合理、科学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并应用Fluent软件对热管理结构设计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数值分析结果改进系统结构并做出实体样品,样品试验结果表明热管理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20 CSTR:
摘要:采用外部性理论和建筑节能理论,界定了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外部性类型;建立了采暖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外部性度量公式、热源热网改造外部性度量公式以及节能改造总的外部性度量公式,并运用公式对包头市口岸小区改造项目的环境外部性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存在较强的外部性,而测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外部性正是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激励政策所需要的依据.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21 CSTR:
摘要:将场理论引入语义空间,提出语义场模型,利用该模型刻划本体概念间的语义联系及语义分布规律.首先,从势、梯度和场强等多个角度对语义场进行描述,其中,势代表场中某一点的语义,体现语义的分布情况;梯度描述了场中局部位置的语义变化情况;场强则体现了场中语义联系的强弱.然后,分析了场源作用范围,给出了本体概念质量计算方法,讨论了势函数影响因子优选问题.最后,指出了语义场在资源语义聚类、支持语义的P2P应用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及思路.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22 CSTR:
摘要:为解决目前缺乏能够结合我国制造业现状的具体实施与应用的可重组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平台问题,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开放式架构、模块化技术方法的可重组制造系统集成设计框架.分析了集成框架的规划问题,给出了体系结构.建立了集成框架的系统功能模块,并就实现每个模块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依据该设计思想,结合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开发了集工艺分析描述、布局规划、生产调度、仿真优化、成线监控和资源管理为一体的集成系统.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23 CSTR:
摘要:研究了鄂尔多斯晚三叠世湖盆古气候变迁及古水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湖盆古纬度为北纬31.03°,比现在所处的纬度35.10°偏南4°多,推测晚三叠世时鄂尔多斯湖盆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繁盛,能够形成有机质丰富的烃源岩.利用泥岩B,Sr,Ba元素测试结果及Sr,Ba质量分数比值法,以及岩石碳酸盐岩胶结物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长8期长6期湖盆是一个淡水湖盆,长8期长7期长6期湖盆水体范围与深度经历了收缩扩大收缩的过程,纵向上构成了储层烃源岩储层的生储盖组合,从湖盆演化的特征上论证了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油气勘探的实际意义.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24 CSTR:
摘要:根据对贝南凹陷的盆地边缘的古地形、古地貌的结构特征的分析,将贝南凹陷白垩纪发育的古构造坡折带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控制 5种类型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断崖型坡折带控制着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陡坡型坡折带控制着扇三角洲及前方的远岸湖底扇体系的形成和分布;断阶型坡折带控制着斜坡扇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缓坡型坡折带控制着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形成和分布;在基准面下降阶段,盆内坡折控制着远岸湖底扇的形成和分布.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25 CSTR:
摘要:根据分布式系统原理和模式,从技术课题清单的更新、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课题协同、监控平台的实现路径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动态的产业技术发展监控平台;根据技术课题的特征,从项目跟踪与监控、关键节点的时间控制、节点预算控制、项目验收与专家评审、资源库和知识管理等方面设计了技术课题过程管理的任务控制模型.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26 CSTR:
摘要:建立了2阶段单链供应链模型,供应链节点双方均为寡头垄断企业.讨论了供应商与制造商在价格合作和非价格合作下的中间产品定价和最终产品的定价,比较了2种情况下供应链的总体利润差别.指出价格合作下利润增加的幅度不仅与最终产品市场的需求弹性正相关,并且与供应商的成本正相关,与供应商面临的市场价格需求弹性负相关.由于整条供应链的超额利润并不代表个体的超额利润,因此对超额利润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价格合作下寡头垄断企业所组成供应链的稳定条件.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27 CSTR:
摘要:建立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和监管当局的信号博弈模型,规范研究表明牌照竞争中,高能力机构信号成本应超过低能力机构所能接受的最高成本,才能避免低能力机构的策略性信号干扰,实现市场完全成功的分离均衡.同时,信号成本还受到整个市场机构类型分布的影响,高能力机构越多,信号成本越低.实证研究以内容分析法获得信号成本数据,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信号成本越高,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获得牌照的机率越高.
2009, 37(1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09.11.028 CSTR:
摘要:在分析典型生产性服务范畴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生产型企业的真实需求和产业环境限制,提出服务需求、服务模块化和服务度量组成的互动三角是生产性服务产业化的核心过程,应将服务技能或技术按功能模块化,形成能高效传递的“半成品”——服务模块,并设计服务的度量办法,为生产性服务产业化策划及创新提供分析工具.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内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2344 E-mail:zrxb@tongji.edu.cn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