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38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
    • 桁架结构优化设计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

      2010, 38(9):1261-1265.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01 CSTR:

      摘要 (1189) HTML (8) PDF 1.07 M (1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带有应力约束和位移约束的桁架的尺寸优化问题,将免疫克隆选择算法应用于结构的尺寸优化设计.根据免疫学基本原理,在基本克隆选择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精英策略,并给出合理的参数值.在桁架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中,采用惩罚函数法处理违反约束的情况.最后对几个经典的桁架进行了优化.数值结果表明,改进的免疫克隆算法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可以应用于桁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 风环境数值模拟中模拟植被的数学模型与应用

      2010, 38(9):1266-1270.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02 CSTR:

      摘要 (1207) HTML (33) PDF 1.20 M (1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建筑风环境数值模拟中,植被的影响通常不可忽略,而且流经植被覆盖区的湍流流动非常复杂.为此,采用在动量和湍流输运方程中附加源/汇项的方法,结合粗糙壁面率修正,模拟植被绕流效应.首先基于剪切应力输运(shearstress transport,SST)k(湍动能)-ω(耗散频率)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了湍动能耗散频率ω方程的新的附加源项模型;其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一植被挡风墙试验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将模型应用到一高层建筑群风环境的数值模拟优化设计中.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准确有效地模拟建筑风环境中的植被效应,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参考价值.

    •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开裂后承载力评估

      2010, 38(9):1271-1275.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03 CSTR:

      摘要 (870) HTML (12) PDF 1.07 M (14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大量存在的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跨中下挠和开裂的现象,基于主要受力裂缝的外观统计特征,通过构造两类损伤单元,即正裂缝区损伤单元和斜裂缝区损伤单元,采用刚度折减和引入平面刚架模型的方法,建立了基于裂缝统计特征参数的损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截面刚度变化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截面有效刚度折减系数和基于混凝土受压区应力变化程度的承载力折减系数,从而实现了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开裂损伤后,在其使用过程中的受力性能评价.

    • 增设广义位移下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变分法

      2010, 38(9):1276-1280.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04 CSTR:

      摘要 (686) HTML (16) PDF 911.48 K (11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虑荷载横向移动时顶板、底板剪力滞效应的不同,及腹板剪力在剪切变形中做功效应的影响,根据以往学者得出的试验效果良好的三次抛物线型,分设不同的纵向位移函数,取4个独立的广义位移对箱梁的剪力滞效应进行分析.由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关于不同位移的微分方程及自然边界条件.公式演引过程表明,剪力滞效应与腹板剪切效应独立存在;求解结果表明,所演引的公式更符合实际结构应力及位移分布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互层状岩体的粘弹性流变模型及数值分析

      2010, 38(9):1281-1286.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05 CSTR:

      摘要 (840) HTML (27) PDF 1.22 M (8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绿片岩和大理岩互层的层状岩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单轴轴向压缩荷载垂直和平行于层理时的两种互层状岩体粘弹性流变模型,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互层状岩体进行了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的数值分析,将轴向应变的数值解与理论解进行对比,验证这两种模型的正确性.在数值分析中考虑大理岩夹层的体积分数、深度、条数和间距等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应变的数值解与理论解比较接近,说明提出的两种互层状岩体粘弹性流变模型是正确的.当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的数值分析时,轴向应变理论解与数值解的误差随着大理岩夹层的深度、条数和间距等的改变呈规律性的增加或者减小.

    • 多域组合非耦合热弹性问题的虚边界元法

      2010, 38(9):1287-1292.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06 CSTR:

      摘要 (891) HTML (44) PDF 1002.12 K (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边界元法求解热弹性力学问题通常涉及到关于温度作用的域内体积分,使其在求解此类问题时失去了可降维的优点.为此,应用虚边界元法思想分别考虑热传导问题和与之对应的弹性力学问题的数值格式,并将两者的求解思路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解多域组合非耦合热弹性问题时无需计算域内体积分的虚边界元法思想.该方法具有一般性,既适用于二维问题又适用于三维问题,而且可将多域求解思想蜕化到单域问题.按单域定义的方板、厚壁圆筒热应力的计算和按多域定义的含圆形夹杂方板有效热膨胀系数的数值模拟结果已充分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效率和较高的计算精度.

    • >交通运输工程
    • 长期动载下级配碎石的塑性变形与临界应力

      2010, 38(9):1293-1297.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07 CSTR:

      摘要 (921) HTML (42) PDF 960.65 K (9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中型动三轴仪,在不同围压、不同动应力条件下,研究了级配碎石基层在长期车辆荷载作用下塑性变形的发展规律和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在围压一定时,随着动应力的增加,级配碎石的塑性变形曲线可分为稳定型、衰减型和破坏型,3类塑性变形的分布确定了2个临界状态;临界动应力随围压线性增加,临界动应力比随围压呈对数递减,且两临界应力比在高围压下有趋同态势;级配碎石的塑性变形与动应力水平为指数关系,稳定临界和破坏临界的动应力水平分别为0.79和1.00;典型路面结构应力分析表明,标准荷载下级配碎石过渡层的应力水平为0.72~0.92,小于破坏临界应力水平,级配碎石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处于较稳定状态.

    • 城际铁路动车组运用计划模型

      2010, 38(9):1298-1302.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08 CSTR:

      摘要 (950) HTML (22) PDF 826.36 K (10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动车组运用模型的基础上,对有关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解析.结合城际铁路动车组运用特征,将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问题转化为交路段生成和基于交路段生成两个问题分步求解,并使用紧凑指派算法和矩阵相结合以及基于运用时间均衡交路段互换的方法,建立城际铁路动车组运用计划周期模型.以既有繁忙干线沪宁线2009年4月列车运行图为例加以验证,得到了符合城际铁路动车组具体运用的满意结果.该模型和算法的采用将为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编制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利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地下水中的Cr(Ⅵ)

      2010, 38(9):1303-1308.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09 CSTR:

      摘要 (1063) HTML (47) PDF 1.15 M (1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hydrogenbased 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生物去除地下水中的Cr(Ⅵ).MBfR膜表面氢自养还原菌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进行自养还原反应,使水中Cr(Ⅵ)还原为Cr(Ⅲ),形成沉淀而去除.通过培养生物膜、改变进水Cr(Ⅵ)质量浓度和氢分压,启动驯化120 d后Cr(Ⅵ)去除率达83%,NO-3N去除率高于99%.3种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表明:氢分压、NO-3N负荷和pH值对Cr(Ⅵ)的去除有影响.增加氢分压有利于Cr(Ⅵ)的去除;而NO-3N负荷的增加则导致Cr(Ⅵ)去除效率降低;Cr(Ⅵ)还原对pH值较为敏感,最佳pH值为7.0(最高去除率达78.2%),pH值小于7.0或大于8.0时都会造成去除率显著降低.试验表明,利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含Cr(Ⅵ)以及NO-3N和Cr(Ⅵ)污染共存的地下水体具有一定应用潜力,关键控制因素有氢分压、NO-3N质量浓度和pH值.

    • 饮用水臭氧生物活性炭净化效果与传统工艺比较

      2010, 38(9):1309-1313.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10 CSTR:

      摘要 (888) HTML (41) PDF 969.16 K (1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浓度有机物,高NH+4N的黄浦江原水经预臭氧→高密度澄清池→砂滤→后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处理工艺后,水质明显优于传统处理工艺.其中臭氧生物活性炭部分对CODMn(高锰酸盐指数)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0.4%和18.9%.由于预臭氧相对预氯化能更好地发挥其氧化助凝作用,组合工艺中常规工艺部分对CODM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29.6%和81.0%,而传统工艺对CODMn和NH+4N的去除率仅分别为22.3%和61.5%.考察了2种工艺出水藻毒素,溴酸盐浓度、三卤甲烷生成潜能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等指标,表明组合处理工艺更容易去除小分子有机物(臭氧生物活性炭部分对小于<1 kD的有机物去除率大于70%),三卤甲烷生成潜能比传统工艺降低41%,且藻毒素和溴酸盐指标均低于我国饮用水标准.由于组合处理工艺能基本去除NH+4N,可以采用自由氯消毒用以解决传统氯胺消毒带来的亚硝胺等消毒副产物风险和氯胺的气味问题.在高温季节组合工艺澄清池中出现藻类大量生长的现象,可能与臭氧持续消毒时间较短有关,可通过联合预臭氧和预氯化工艺对组合处理工艺中预处理方式进行改造.

    • 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外有机物特性及氯消毒副产物

      2010, 38(9):1314-1318.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11 CSTR:

      摘要 (1095) HTML (16) PDF 1.02 M (1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比较了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外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藻毒素、嗅味物质Beta环柠檬醛等有机物质量浓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亲疏水特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细胞内有机物含量较细胞外高3倍以上 (以DOC计算).藻细胞内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区间主要分成3个部分:小于1 kD(叶绿素,胡萝卜素,藻毒素,嗅味物质等)、40~800 kD(藻蓝蛋白)、大于800 kD(核糖体,蓝藻淀粉等);细胞外有机物分布主要集中在1~200 kD之间(约占90%),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较少.此外,亲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内外主要有机物均为中性亲水物质,质量分数分别为75.9%和52.7%.消毒副产物研究表明,细胞内外有机物三氯甲烷生成潜能分别为18.24 μg和26.72 μg·mg-1DOC;细胞内外总氯乙酸总生成潜能分别为66.98和58.56 μg·mg-1DOC.此外,细胞内外有机氮/有机碳较普通原水高3倍以上,ρ(DON)/ρ(DOC)=0.23.可能造成以有机氮为前体物的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大量生成.同时,细胞内还大量存在细胞外不存在的致嗅物质Beta环柠檬醛等,藻毒素含量较细胞外也高数倍.

    • 高温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中颗粒污泥的性质分析

      2010, 38(9):1319-1323.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12 CSTR:

      摘要 (1115) HTML (32) PDF 1.67 M (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察了高温(55 ℃)条件下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处理木薯酒精废水的运行特性和颗粒污泥的性质.结果表明,当进水有机负荷(OLR)在15.0 kg·m-3·d-1时,化学需氧量(COD)平均去除率为86.7%,平均产气量为15.1 L·d-1.OLR最高可达24.0 kg·m-3·d-1,COD平均去除率为88.5%,平均产气量为39.9 L·d-1.颗粒污泥的颗粒化率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运行至260 d,直径大于2.00 mm的颗粒污泥约占32%.颗粒污泥的有机组分主要是碳、氢和氮,无机组分主要是硅、磷、钙和铁.颗粒污泥表面的微生物以丝状菌为主,污泥内核组成可能主要为磷酸钙或碳酸钙等无机质.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丁基锡

      2010, 38(9):1324-1328.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13 CSTR:

      摘要 (815) HTML (2) PDF 975.22 K (8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了一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HSSPMEGC)检测海水中3种丁基锡化合物(一丁基锡、二丁基锡、三丁基锡)的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时,选取缓冲溶液的pH值、缓冲溶液体积、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5个因素进行L16(45)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一丁基锡、二丁基锡、三丁基锡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1 000.00, 0.02~1 000.00,0.02~1 000.00 μg·L-1;检出限分别为50,8,8 ng·L-1;加标2 μg·L-1时,回收率分别为106%,89%,91%.将该方法用于涉及中国4大海域的深圳、上海、连云港、青岛、大连、烟台等6个沿海城市近海海水样品的测定,除了青岛海滨水样外,其他5个城市海水样中均检测出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有机锡.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弓形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断裂能模型

      2010, 38(9):1329-1334.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14 CSTR:

      摘要 (634) HTML (48) PDF 1.21 M (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弓形钢纤维弯钩端变形情况对单根纤维拔出能量进行推导;应用概率统计方法综合评估了断裂面上各纤维的能量贡献,建立了相应的断裂能模型.试验验证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良好,且该断裂能模型与各细观参数,如纤维长度、弯钩端几何形状参数和水泥基体强度等密切相关,因此该模型不仅能用于预测弓形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断裂能,还能用于该类材料的优化设计研究.

    • 复合相变纳米元件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控温研究

      2010, 38(9):1335-1339.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15 CSTR:

      摘要 (878) HTML (5) PDF 912.37 K (9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有机膨润土与癸酸相变控温储能纳米元件处理成为砂粒状的相变砂,有利于提高其与水泥混凝土的相容性.探讨了相变砂细度、掺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采用模拟大体积混凝土的方法研究了相变砂的控温效果;采用Super SAP分析方法计算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 采用乳液和高强水泥包覆相变控温储能纳米元件形成的相变砂,其与混凝土组分的和易性较好;控制相变砂的细度模数为中粗砂范围,并适当增加减水剂的掺量,在相变砂代砂25%时,可以使掺相变砂的混凝土基本达到基准混凝土坍落度和强度的要求;相变砂的掺入对混凝土的粘聚性、保水性无不良影响;相变砂掺入过多将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下降明显;混凝土电通量试验表明,适量掺入相变砂,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无不良影响.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温升试验表明,掺入相变砂后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为44 ℃,较基准试样降低了4.5 ℃;相变砂只需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心部分掺加,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超过45 ℃的体积占大体积混凝土总体积的体积分数随混凝土尺寸的增大而增大.

    • 巯基功能化聚乙烯醇明胶复合微球的研究

      2010, 38(9):1340-1344.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16 CSTR:

      摘要 (976) HTML (7) PDF 1.96 M (10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聚乙烯醇、明胶和环硫氯丙烷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巯基功能化聚乙烯醇明胶复合微球吸附剂,具有组成可控、尺寸均匀和微观结构多孔性等特点,在高浓度汞离子环境下对汞离子的吸附率可达93.0%,在微量汞离子环境下对汞离子的吸收率为99.2%,并且多次使用后其损失率低于1.0%,是新一代高性能汞吸附用高分子材料.

    • >机械、车辆与能源工程
    • 汽车时变噪声的响度计算模型适用性分析

      2010, 38(9):1345-1349.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17 CSTR:

      摘要 (1274) HTML (50) PDF 1.45 M (13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Zwicker瞬时响度、Moore瞬时响度、Moore时变响度计算方法,引入ArtemiS软件的Zwicker时变响度计算方法,并采用4种模型针对汽车发动机怠速噪声、汽车关门声和电机驱动汽车加速噪声3种典型的稳态、冲击与阶次扫频的信号进行响度计算,对比分析4种模型用于时变噪声响度计算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噪声频率成分与幅值变化越剧烈,Zwicker与Moore时变响度计算偏差越大,瞬时响度模型的计算越精确;Moore时变响度时频分析有助于噪声来源和发生机理的分析与识别.

    • 焊缝对拼焊板纵向拉伸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

      2010, 38(9):1350-1353.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18 CSTR:

      摘要 (959) HTML (4) PDF 1.26 M (1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焊缝和母材应变相等的假设,推导出拼焊板纵向拉伸时平均延伸率与母材材料参数、焊缝材料参数及母材与焊缝初始宽度比之间的关系.在母材材料参数一定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焊缝材料参数、初始宽度比对拼焊板纵向拉伸抗拉强度和平均延伸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焊缝强度系数K对拼焊板纵向拉伸抗拉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平均延伸率影响较小;焊缝硬化指数n对抗拉强度影响很小,对平均延伸率影响较大;初始宽度比对试件拉伸性能的影响存在一个敏感区域(0~20),当初始宽度比大于20时,拼焊板随其变化趋于平缓.

    • 一种用于城轨制动能量存储系统的控制策略

      2010, 38(9):1354-1358.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19 CSTR:

      摘要 (730) HTML (38) PDF 989.21 K (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克服城轨车辆工况辨识困难问题,提出基于牵引变电站特性的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带有比例积分环节双环电流型滑模变结构恒频控制器,替代普通比例积分(proportionintegral,PI)控制器,以实现该控制策略并改善能量存储系统性能.针对阻容性负载,给出一种提高启动速度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控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有效,且控制性能优于普通PI控制.

    • 2型高速动车组的制动力分配和可靠性建模

      2010, 38(9):1359-1362.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20 CSTR:

      摘要 (857) HTML (5) PDF 883.40 K (13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电制动力和空气制动力配合是当今高速动车组和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主要制动方式.2型高速动车组(CRH2)的电制动力和空气制动力以一动一拖的编组为单位进行协调配合,不同制动工况下电制动力和摩擦制动力的组成方式多样.通过分析其结构和制动力构成的特点,运用旁联结构建立了编组制动系统的可靠性模型.根据相似产品可靠性数据,对所建立的可靠性模型进行了定量计算.

    • 快速重载货物列车踏面制动试验与分析

      2010, 38(9):1363-1366.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21 CSTR:

      摘要 (979) HTML (45) PDF 1.68 M (1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快速重载货物列车转向架基础制动方式,对踏面制动热流密度和对流换热系数进行推导和应用,重点分析车轮旋转周期内闸瓦摩擦生热和对流换热交替变化规律,建立了全新的车轮制动过程瞬态温度场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摩擦制动动力试验台上进行了制动试验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比较完整地反映实际工况.利用该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可以了解各种要素对踏面制动过程的影响,为发展快速重载货物列车的制动方式和制动技术提供了比较可信的理论分析.

    • 永磁同步电动轮装载机性能试验研究

      2010, 38(9):1367-1370.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22 CSTR:

      摘要 (786) HTML (33) PDF 3.12 M (9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永磁同步电动轮驱动技术在装载机上的性能表现进行了理论与试验分析,表明基于弱磁控制算法的永磁同步电动轮能完全适应装载机的行驶、制动、牵引和转向等各种工况,也能相互高效协同工作.用改造的ZLM15B装载机在水平水泥路面上进行了上述工况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永磁同步电动轮在行驶和牵引工作时效率可达90%以上,能自适应差速转向,制动过程中电动轮之间转速、转矩的一致性非常好.

    • 氨载氢技术经济性分析

      2010, 38(9):1371-1374.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23 CSTR:

      摘要 (757) HTML (30) PDF 833.70 K (23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液氨做为一种含氢质量分数为17.6%的富氢物质,是氢能的理想载体.从目前氢气存储和运输的瓶颈问题出发,设计了以液氨为储氢和输氢载体的供氢方案,并以单位质量的氢气供应成本做为评价指标,对该路线与天然气、电解水和甲醇裂解制氢供氢路线进行了经济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中等制氢规模和近距离运输的模式下,氨载氢供氢方案一次投资单位供氢成本仅为51.2元·kg-1,明显低于其他制氢路线,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

    • >海洋与地球科学
    • 长江流域岩体的时空分布与碎屑锆石物源示踪

      2010, 38(9):1375-1380.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24 CSTR:

      摘要 (1067) HTML (54) PDF 1.91 M (1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系统总结并讨论了长江流域火成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长江中下游沉积物物源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岩体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青藏高原新生代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以及云贵川高原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及伴生酸性岩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特征岩体; 汉江和湘江—赣江流域早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是长江中游地区的特征岩体; 白垩纪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是长江下游地区的特征岩体.这一成果可直接用于指导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进行物源示踪的工作.在钻孔沉积物中准确识别出这些特征年龄信息,并结合沉积物古地磁年代的标定对研究长江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 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反映的海平面变化

      2010, 38(9):1381-1386.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25 CSTR:

      摘要 (833) HTML (4) PDF 1.43 M (1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MD063042孔(27°05.4′N,121°24.1′E,水深62 m,岩芯长34.1 m)样品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粒度分析和14C年代测试,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区的海平面及沉积环境的变化.14.0 ka左右,海平面已经到达现今海平面下62 m等深线的位置,大量沉积物在此沉积.13.0~4.2 ka之间,受海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少量沉积物在此沉积.4.2~3.2 ka之间,现代东海内陆架的泥质沉积主体在该岩芯附近快速堆积.东海内陆架的泥质沉积体由北向南,由内向外逐渐形成,具有阶段性.

    • >数理科学与化学
    • 新的拉格朗日乘子方法

      2010, 38(9):1387-1391.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26 CSTR:

      摘要 (1220) HTML (35) PDF 826.31 K (1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于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一类新的结合 FischerBurmeister 非线性互补(NCP)函数的增广拉格朗日函数,它的无约束极小解对应于原约束问题(NLP)的解及其乘子; 同时提出相对应的拉格朗日乘子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并具有全局收敛性.

    • >经济与管理科学
    • 欧式信用价差期权的定价

      2010, 38(9):1392-1396.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27 CSTR:

      摘要 (945) HTML (81) PDF 888.65 K (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除了利率风险外,投资者购买企业债券后可能会因企业破产和经营不善而遭受损失.许多金融机构推出了类似保险的违约互换和信用价差期权为投资者因企业破产和经营不善而遭受的损失提供保护.利用首次通过模型,把信用价差期权看成是公司资产值和短期利率的带障碍的复合期权,用偏微分方程的方法给出显式定价公式并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其金融意义.

    • 上海市碳排放量及碳源分布

      2010, 38(9):1397-1402. DOI: 10.3969/j.issn.0253-374x.2010.09.028 CSTR:

      摘要 (1120) HTML (47) PDF 820.81 K (15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上海市碳源碳汇的发展现状、增减趋势以及产业行业层面的碳源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的碳排放量在15年内增加了将近2.54倍,且相对于碳源的快速增加而言,上海的碳汇数量很少;工业与交通运输领域是当前上海市的主导碳源,产生了80%以上的碳排放量,且交通运输领域将可能成为上海市潜在的第一碳源;制造业是工业领域的最大碳源,且其碳排放量高度集中在冶金、石油和化工领域;上海市有必要在碳源等级管理和碳生产率基础上建立全新的碳排放管理体系.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