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50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特约专题:中国典型文化遗址出土玉器玉材特征
    • 和田玉研究的关键问题

      2022, 50(8):1073-1080.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2271 CSTR:

      摘要 (1102) HTML (78) PDF 566.09 K (1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要分析了和田玉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涉及和田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中的众多领域,包括矿床成因机理、找矿勘探、开发利用、玉与石的分化、古玉溯源及加工工艺、玉的历史作用等方面。有关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相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深化与发展,更寄希望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

      • 0+1
    • 良渚玉器中的地质语言

      2022, 50(8):1081-1087.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2264 CSTR:

      摘要 (742) HTML (96) PDF 1.44 M (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良渚文化因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而闻名世界,但玉料的来源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是探讨良渚文化是否为本土文明的关键线索之一。除了被赋予的社会属性以外,玉首先是特定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矿产资源,这决定了地球科学是古玉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以地球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结合良渚玉器的矿物特征、岩石结构、化学成分等剖析了其携带的地质信息,探讨了良渚玉料和小梅岭软玉的亲缘性,支持了良渚文化的本土起源。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贵州古代玉器概况与玉料来源

      2022, 50(8):1088-1095.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2269 CSTR:

      摘要 (730) HTML (99) PDF 1.68 M (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考古发现为线索,结合文献研究和实物比对,利用现代大型仪器检测设备,分析了贵州出土玉器的时代特点和玉质材料。这些玉器的玉材种类非常丰富,并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两汉时期以前,贵州透闪石材质的玉器很少,之后和田玉玉器数量占据主体地位。根据孔雀石和贵州罗甸和田玉的地质与矿物学分析,探讨了贵州古代早期玉料来源“就近取材”的可能性。贵州罗甸和田玉化学成分中的Na2O和K2O质量分数较高,Al2O3与MnO质量分数较低,这与古代其他产地的和田玉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区别。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齐家文化玉器数字化与玉料产地溯源

      2022, 50(8):1096-1100.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2292 CSTR:

      摘要 (574) HTML (87) PDF 1.13 M (6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同济大学博物馆展出的甘肃8家博物馆馆藏的代表性齐家文化玉器进行了数字化处理研究,并对采自于甘肃马衔山的软玉玉料,使用现代大型仪器对其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化学成分等进行检测分析。利用齐家文化玉器数字化处理研究所获得的实物史料信息,通过对比齐家文化玉器风化层与马衔山软玉风化层及蚂蚁脚(次生矿物)在结构和表生埋藏环境方面的相似性,判断甘肃马衔山软玉为齐家文化玉礼器所用材料的一个重要产地来源。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三星堆及金沙玉器的产地溯源

      2022, 50(8):1101-1109.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2272 CSTR:

      摘要 (797) HTML (93) PDF 1.46 M (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龙溪软玉的谱学特征以及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并与三星堆玉器和金沙玉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星堆闪石质玉器的拉曼光谱与龙溪软玉均具有674 cm-1的特征峰。主量元素投图说明,龙溪软玉的成矿与白云岩有关,而三星堆闪石质玉器中部分和白云岩相关,此外还有部分玉器的成矿和蛇纹岩有关。龙溪软玉的稀土元素特征和金沙遗址玉器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合三地之间的距离、玉器外观等因素,推测四川龙溪是三星堆玉器和金沙玉器玉料的来源地之一。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三个产地碧玉的矿物组成及化学组成特征

      2022, 50(8):1110-1114.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2268 CSTR:

      摘要 (512) HTML (67) PDF 1.40 M (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产自中国新疆且末和台湾花莲以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碧玉样品,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观察以及电子探针和质谱分析,就其矿物组成及化学组成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三个产地碧玉多为绿色、深绿色、墨绿色,且均含有斑点状或条带状黑色副矿物;常规宝石学特征相似,难以区分。镜下观察可见三个产地碧玉样品主要矿物成分均为透闪石,加拿大碧玉中可含少量阳起石和辉石,且末碧玉中副矿物主要为钙铬榴石,加拿大和花莲碧玉中副矿物主要为钙铝榴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主要矿物是透闪石,且随Fe、Cr含量的增加碧玉颜色显示出由浅至深的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花莲碧玉S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产地,可视为该产地碧玉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

      • 0+1
      • 1+1
      • 2+1
    • 黔南—桂西软玉中锰质“草花”的矿物学特征、成因机理及成矿启示

      2022, 50(8):1115-1126.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2270 CSTR:

      摘要 (617) HTML (74) PDF 3.59 M (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黔南—桂西软玉矿床中的“草花”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激光拉曼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和扫描电镜及能谱就其物质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测试分析,并对成因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草花”呈(准)二维平面状或三维立体状分布于软玉、透闪石化大理岩、滑石岩、透闪石透辉石岩等多种岩石内,系非平衡、非线性条件下快速生长而成的多枝状聚集分形结构。“草花”主要由钙锰矿和少量水钠锰矿、钡硬锰矿、锰钡矿等锰氧化物组成,并显示由大小均一鳞片?叶片状晶体无序卷曲成层或立体团聚成似“沙漠玫瑰”球体的显微结构。“草花”中的锰主要由滇黔桂盆地内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含锰岩系提供,软玉的原生孔隙和低围压、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脆性裂隙为锰质运移、沉淀提供了通道和空间,裂隙两侧矿体可在压应力或热液充填作用下愈合。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
    • 基于构件功能组装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方法

      2022, 50(8):1127-1135.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1340 CSTR:

      摘要 (249) HTML (95) PDF 1.91 M (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量化单体建筑的抗震韧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组装的通用型功能损失量化方法和对应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方法。为建筑构件定义一种基于概率的功能损失,以考虑构件功能损失在地震作用下的不确定性。使用树状层级结构组装构件的功能以获取建筑的功能损失。使用基于修复方案的建筑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获取建筑功能时变函数曲线。基于蒙特卡洛法给出单体建筑抗震韧性量化的计算方法。最后,应用该方法对一幢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公寓建筑的抗震韧性进行了评价,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韧性提升方法对该建筑抗震韧性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合理地评价建筑的抗震韧性,案例建筑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韧性较好,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对建筑抗震韧性有较大影响;不同韧性提升方案中,提高建筑构件抗震性能和优化建筑震后修复策略的效果较为显著。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适用于中小跨径梁桥的组合橡胶支座减震性能

      2022, 50(8):1136-1144.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1290 CSTR:

      摘要 (224) HTML (77) PDF 2.02 M (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小跨径梁桥常用的板式橡胶支座位移能力不足,地震中容易发生支座滑动,导致墩梁相对位移过大。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组合橡胶支座,支座截面由叠层区和滑动区组成,支座内部能够发生滑动从而减小水平刚度、提高位移能力并耗散地震能量。对6块支座试样开展了拟静力试验探究压力、胶料性能、滑动区刚度占比的影响,并选择典型简支梁桥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了组合橡胶支座和板式橡胶支座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组合橡胶支座等效刚度小、位移和耗能能力强,能够避免支座滑动,并显著减小支座位移和桥墩弯矩。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盾构隧道微扰动注浆对土体强度和衬砌横向收敛的影响

      2022, 50(8):1145-1153.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1339 CSTR:

      摘要 (282) HTML (100) PDF 1.89 M (7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软土盾构隧道横向变形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常采用微扰动注浆方法控制。为研究隧道微扰动注浆效果,针对一段隧道双侧微扰动注浆加固后的地层,开展了静力触探试验,分析注浆对隧道周围土体的影响规律;对现场获取的土样开展了室内K0固结不排水伸长剪切实验,获得了注浆前后土体伸长剪切强度su和刚度E50的变化量;采用线性模型拟合注浆量和收敛值比值数据,建立了可描述相对注浆量与注浆前后收敛值比值关系的方程式,分析了注浆对收敛值降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注浆使锥尖阻力提高了110.8%(注浆中心区)和97.6%(注浆边缘区),注浆加固效果呈现非均匀性;注浆后土体的su比注浆前提高了约112%,E50提高了约132%;注浆使隧道的横向收敛累计值平均降低了约24%。利用得到的结果,可根据浆液用量对隧道横向收敛的恢复进行估算,为后续设计微扰动注浆方案治理软土盾构隧道的横向收敛提供借鉴。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非饱和泥质粉砂岩蠕变特性及其模型

      2022, 50(8):1154-1162.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1326 CSTR:

      摘要 (170) HTML (78) PDF 1.32 M (6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南宁第三系泥质粉砂软岩为研究对象,开展非饱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分析含水率对岩石蠕变特性的影响;再在既有五元件蠕变模型中,引入非线性黏塑性元件,构建泥质粉砂岩的七元件非饱和压缩蠕变模型,分析相关蠕变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增加,泥质粉砂岩的蠕变变形和蠕变速率显著增加,且蠕变长期强度明显降低,表明水对泥质粉砂岩蠕变变形影响显著;新建七元件模型较好地拟合了非饱和泥质粉砂岩全过程蠕变曲线。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结构异形面平动在砂土中产生的土压力作用模式

      2022, 50(8):1163-1170.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1297 CSTR:

      摘要 (113) HTML (71) PDF 1.81 M (4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结构异形面对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形状结构面在平动模式下与砂土的相互作用规律,考虑外凸形、平板形和内凹形3种典型结构面,测量了结构水平移动时表面不同位置的接触应力和土体位移场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形状对土压力最大值、土压力分布以及土体地表影响范围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相对位移下,外凸形的土压力最大值最大,平板形次之,内凹形最小;土压力分布方面,外凸形和内凹形结构的土压力分布为梯形与“斜椭圆”叠加,平板形土压力分布为梯形与正弦函数叠加;外凸形的地表影响宽度最大,平板形次之,内凹形最小。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交通运输工程
    • 机场水泥道面日周期温度效应

      2022, 50(8):1171-1179.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1406 CSTR:

      摘要 (161) HTML (75) PDF 2.14 M (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日温变化对机场水泥道面的影响,系统监测分析了日周期内西南某机场水泥道面板内温度、应变及弯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板内温度、平均温度及温度梯度均呈日周期变化,正、负温度梯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4:00— 16:00、07:00—08:00;应变与温度不同步变化导致其随温度滞回变化,以温度梯度?曲率分析道面温度效应可减少滞回特征影响;板角翘曲大于板边,接缝类型差异对板边翘曲影响更大;道面边、角弯沉随日温变化波动明显,接缝传荷系数波动主要受温度梯度变化影响,道面性能评价应考虑温度影响;接缝两侧弯沉之和与温度相关性高,且可能与接缝传荷能力无关,在考虑温度影响进行脱空判定时具有一定优势,建议进一步研究其特征。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基于高速公路空间几何特性的线形协调性设计评价

      2022, 50(8):1180-1188.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2008 CSTR:

      摘要 (203) HTML (87) PDF 1.25 M (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对高速公路线形协调性设计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指导,利用驾驶模拟和实车试验获取车辆运行数据,提出一种基于线形空间几何特性参数拟合的协调性设计评价模型,并给出了指标选用及优化措施。首先,分析了优先进行线形协调性设计的特征指标,以曲率k和挠率τ作为描述高速公路线形空间几何特性的的特征参数。其次,结合驾驶模拟实验和实车试验,通过多元非线性拟合建立一般路段线形设计协调性与曲率差Δk、挠率差Δτ的二元多项式评价模型,并通过调整横断面和安全设施信息对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线形指标、横断面信息、交通安全设施与车辆运行状态间的作用关系,为高速公路线形协调性设计和应用研究提供指导。最后,通过反推Δk、Δτ取值范围,提出了指标选取的依据和优化措施。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限流策略

      2022, 50(8):1189-1197.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1135 CSTR:

      摘要 (399) HTML (116) PDF 1.13 M (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高峰时段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过饱和客流的运输效率问题,基于地铁线路的网络拓扑结构与客流需求矩阵,建立了以客运周转量最大为目标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限流的多智能体仿真模型。该模型以Anylogic软件为建模基础,通过构建列车类、线路类、路网类、乘客类等4类智能体,实现了乘车限流、站台限流和闸机限流等客流控制手段,提出了针对单线多站地铁线路的全线协调的客流控制策略。规模为23个车站、122 933对OD(起讫点)的某条地铁线路的客流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限流提升了1.01%的总客运周转量。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机械、车辆与能源工程
    • 基于专利引用和文本信息的自动驾驶技术演化

      2022, 50(8):1198-1206.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1429 CSTR:

      摘要 (187) HTML (66) PDF 1.05 M (6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专利的引用信息和文本信息,结合社区发现、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建模、主路径分析方法,针对自动驾驶专利数据集的特点建立分析框架进行自动驾驶技术演化分析。应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识别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主题分布,弥补传统单一方法不能反映技术全貌的缺陷。我国需重点突破多源传感器融合感知、复杂环境智能决策控制、车路协同、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在测试和自动泊车技术上处于技术领先;在定位、高精度地图、执行机构、运动控制、硬件计算平台技术上处于技术跟随。

      • 0+1
      • 1+1
      • 2+1
      • 3+1
      • 4+1
    •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绝对时间标记法的汽车造型语义评价方法

      2022, 50(8):1207-1214.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21425 CSTR:

      摘要 (158) HTML (70) PDF 1.61 M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借助Muse脑电设备,采用绝对时间标记法,探索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的造型评价方法,从而缩短造型设计评估周期,提高企业内部造型设计决策效率。首先通过句尾歧义经典实验范式,验证Muse脑电设备可用于ERP的N400经典实验范式研究,其次进行多模态语义加工研究的复合刺激范式实验,验证Muse脑电设备测试结果。结果表明,Muse脑电设备在对汽车造型语义与文字语义进行测量时,能够准确采集N400成分并进行比较。N400成分可以在特定刺激下反映用户的真实想法,提高汽车造型决策效率,降低造型设计成本。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